充足的鈣元素,是保證寶寶骨骼與身體發育的重要營養物質,但給寶寶補鈣不能盲目,要遵循醫師指導,控制劑量,避免鈣沉積;而寶寶補鈣的時間也很有講究,什么時候吃吸收最好呢?
(資料圖)
寶寶補鈣的最佳時間是在每天的臨睡前。因為人體內調節血鈣水平的各種激素在夜間較低,白天較高。夜間的低血鈣水平也可刺激甲狀旁腺素分泌,使骨鈣分解加快。臨睡前補鈣可以為夜間的這種鈣調節提供鈣源,阻斷體內動用骨鈣,況且鈣還有鎮靜作用,可以有助于睡眠。因此,臨睡前是一天中最佳的補鈣時間,吸收最好。如果寶寶一天服用二次或是三次鈣,可以在餐后或是喝奶后半小時服用。
孩子出生后,生長發育迅速,建議從寶寶出生后兩周起,就應該補充魚肝油,促進鈣吸收;同時為了滿足寶寶每天鈣的需要量,可以在醫生指導下補充一些鈣劑。6個月以下孩子每天補鈣100毫克。7—12個月后,寶寶每天補鈣量為133—150毫克,1—2歲為每天200毫克。2歲后,如果孩子發育正常,就可以停止補充了,此時孩子可以通過食物攝取鈣元素。
雖然母乳每100毫升含鈣只有34毫克(而牛乳含鈣高達125毫克),但母乳中鈣和磷的比例為2:1,最合適于鈣的吸收。當寶寶每天的魚肝油需要量得到滿足時,1歲內母乳喂養的寶寶每天可從母乳中得到225~250毫克的鈣元素,所以對6個月內母乳喂養的寶寶,并不強調額外補充鈣,而6個月~1歲母乳喂養的寶寶也只要稍微額外補充一些鈣就夠了,即每天給予75~100毫克的鈣元素。
鈣劑的補充量應根據寶寶每天喝入的奶量而定,由于牛乳中鈣和磷的比例不合適,盡管牛乳含鈣量高,但仍要額外補充鈣。6個月以下的寶寶,每天應額外補充150毫克左右鈣元素,6個月以上的每天應額外補充200毫克鈣元素。
斷奶后的寶寶因奶量大大減少,而生長發育需要的鈣量卻在增加,所念不忘以要增加食用含鈣食品。除飲食外,這時候給寶寶選擇含碳酸鈣的咀嚼片補充鈣也是必要的,碳酸鈣含可利用鈣元素達40%,每天服1片,寶寶可以得到鈣元素至少500毫克,加上寶寶每天從食物中得到的300毫克左右鈣,就能滿足身體的需要了。
鈣劑好壞,主要是根據含可利用鈣元素的多少、溶解度和吸收率的高低等因素來綜合判斷。
可利用鈣元素:碳酸鈣為40%、磷酸氫鈣為23%、醋酸鈣為22.2%、檸檬酸鈣為21%、乳酸鈣為13%、葡萄糖酸鈣為9%。
溶解度好的鈣劑相對容易吸收。左旋乳酸鈣溶解度最好,依次是氯化鈣、葡萄糖酸鈣、氨基酸鈣、檸檬酸鈣、碳酸鈣。碳酸鈣的含鈣量高,但溶解度較低,為了提高溶解度,商家在制造過程中將碳酸鈣研成超細粉末,然后加以粘合,使藥物能夠迅速崩解,克服其溶解度低的缺點。
結論:給寶寶選用鈣劑需要考慮口感好、對胃刺激小等因素,故選擇左旋乳酸鈣、碳酸鈣等鈣制劑比較理想。
鈣劑不宜放在食物中喂食,因為很多食物中含有植酸,它會影響鈣在腸道中的吸收,并且,當脂肪過多時還會形成皂鈣,會導致鈣吸收量進一步下降。鈣劑不可加在奶中喂服,會影響鈣的吸收,需單獨沖服,因大部分兒童鈣過甜,可分多次稀釋后再喂寶寶。
責編:BKM355
關鍵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