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天濕熱多雨,濕和熱都是導致人體發病的六邪之一,“濕氣通于脾”,因此,夏天是脾臟保健和養治的重要濕氣,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濕熱體質如何調理。
面部油光泛濫,粉刺痤瘡滋生,常感口干口苦,眼睛紅赤,大便燥結或年制,男性多出現陰囊潮濕癥狀,女性則表現為白帶增多?;颊唧w型一般偏胖或消瘦,舌質偏紅,舌苔黃膩,脈象多見滑數,患者性情急躁,易怒,無法耐受濕熱環境,易患黃疸,火熱癥,癤腫等疾病。
1.加強運動,每天適當進行鍛煉,強健脾胃功能。嗜睡人群尤其要注意減少睡眠時間,多進行運動。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2.不要在潮濕環境里久逗留,陰雨季節尤其要注意避免濕邪侵襲。
3.定期檢查血糖,血壓,血脂。
4.洗澡應盡量洗熱水澡,多讓身體發發汗。
5.穿著盡量保持寬松,最好選擇棉麻質量,透氣性好的衣服,這樣才有利于汗液蒸發,有效祛除體內濕氣。
6.注意保暖,濕遇溫則行,遇寒則凝,天氣寒冷不利水濕在體內運化,容易傷及脾胃,痰濕體質人群在寒冷天氣尤其要注意保暖。
1.不要喝涼水,多喝溫熱的開水。
2.肉易生濕,濕熱體質人群最好少吃肉,多吃味淡性溫的食物,尤其是要多吃水果蔬菜,但要注意寒酸水果不能吃,此外要忌暴飲暴食和進食速度過快。
材料:山藥30克,薏米30克,蓮肉15克,大棗10克,小米50—100克,白糖少許。
做法:將所有食材洗凈并浸泡片刻,加清水大火煮沸后轉小火煮20分鐘,放少許白糖調味即可。
功效:清熱祛濕,健脾益氣,適用于脾虛,腹脹,大便溏泄,肢體無力等癥人群食用。
材料:白鴨一只,冬瓜1800克,瘦肉200克,海參75克,荷葉一張。
做法:將所有食材洗凈后,切塊放入鍋中,加適量清水燉煮至鴨肉熟爛后加食鹽調味。
功效:健脾養胃,滋陰清熱,消暑除煩。
濕熱體質人群大多是因為體內濕氣不斷增加才導致了濕熱,因此除了要注重排濕,還要注意預防熱病侵襲,夏季天氣炎熱,應該多吃一些清涼去火的食物,這樣才能更好的遠離濕熱體質。
責編:BKM355
關鍵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