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臉上喜歡長痘痘,有的人經常覺得身體沉重,也有的人總是油光滿面的。其實這可能是因為你的身體內濕熱重,形成了我們說的濕熱體質。那么濕熱體質究竟有哪些表現癥狀又應該怎么進行調理呢?
(相關資料圖)
濕熱體質通常情況表現為:四肢沉重,下午出現明顯的發熱情況,舌苔黃膩,脈象較細。
1.濕熱滯留在譬如的話容易出現濕疹、鼻尖冒油光、皮膚瘙癢、長痘痘粉刺。
2.濕熱滯留在關節經脈就容易出現身體的局部腫脹。
3.濕熱滯留在脾胃容易腹滿脘悶、厭食惡心、便臭稀、尿短赤、口臭口苦等等。
4.濕熱滯留在肝臟容易出現肝區脹痛、口苦食欲差、發熱怕冷交替。
5.濕熱滯留在大腸容易出現腹脹腹瀉、肛門灼熱、口渴等等。
6.濕熱滯留在膀胱容易出現尿急尿頻、排尿不暢、尿液黃渾濁等等。
濕熱體質體內濕熱較重,可以通過多吃具有很好的清熱解毒、祛濕利濕的食物來幫助調理體質。
常見的清熱利濕食物有:綠豆、薏苡仁、絲瓜、蓮藕、紅豆、玉米須、藿香、茯苓等等。
濕熱體質的人平時應該注意避免進食辛辣油膩的食物,這類食物容易加重身體內熱,使體內環境更加的糟糕,容易出現身體諸多的不適。
常見的辛辣油膩食物有:蔥、蒜、韭菜、生姜、酒、辣椒、花椒、胡椒、桂皮、八角、小茴香等等。
濕熱體質的人不宜過多飲用涼茶,盡管涼茶能夠幫助清除體內的熱,但是涼茶性寒,大量飲用會加重體內的濕氣。飲用涼茶最好是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。
熬夜會導致脾胃受損,本身是濕熱體質的人,脾胃一旦出現功能下降更加容易將濕熱滯留在體內,長此以往會加重體內的濕熱,引發身體諸多不適。如果是熬夜的時候又喜歡進食點心甚至是抽煙的話,會使身體遭受更多的傷害。
濕熱體質的人一定要注意遠離潮濕環境,否則很容易加重身體內的濕氣。時間長容易出現關節炎、風濕等病癥。平時注意防潮去潮。比如天氣晴朗時開窗通風,衣物被褥戶外晾曬,使用石灰灑在潮濕角落吸水等等。
濕熱體質的人可以多按摩身體上的穴位來幫助排出濕氣。
1.承山穴:位于小腿后側,伸直小腿時腓腸肌肌腹下尖角的凹陷處,用拇指指腹反復按揉此穴至身體微微發熱,力度以個人能承受為宜。
2.陰陵泉穴:位于小腿當脛骨內側髁后下方凹陷位置,用拇指指腹用力按揉此處即可。
3.三陰交穴:位于小腿內側,足部內踝尖直上4橫指位置。同樣的用拇指指腹使勁按揉此處即可。
濕熱體質的人不妨經常進行游泳。在游泳的過程中全身需要消耗較多的熱量,排泄多余的水分,對于改善濕熱體質是有很好的效果的。另外除了游泳之外,中長跑、爬山也是可以幫助清熱除濕的運動。
責編:BKM355
關鍵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