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資料圖)
七八個月的寶寶,開始匍匐爬行,動作雖然簡單,但對提高寶寶全身的協調性很關鍵,那具體寶寶爬行有什么好處?
爬行時寶寶頭頸抬起,胸腹離地,要用四肢來支撐身體的重量,寶寶的胸、腰、腹、背及四肢的肌肉因此得到鍛煉,進而促進骨骼的生長發育,更為站立和行走打下了良好的基礎。
寶寶躺著、坐著、趴著時,能得到的外界刺激還比較有限。如果學會爬行,寶寶會尋聲做轉頭、抬頭的動作,同時還會觀察到遠處的物體,并為之做出相應的反應,這些感官的刺激,均有助于寶寶的大腦發育和智力開發。
寶寶爬行時,在父母的提示下不斷地修正對物體的定位和運動方向,不僅有助增加親子間的互動,享受爬行的樂趣,還有利于寶寶前庭平衡的發育,提高寶寶對感知信號的敏感性和準確性,加強其手、腳、眼等各個身體器官的協調性。
爬行是寶寶第一次全身協調運動,可以鍛煉胸肌、背肌、腹肌以及四肢肌肉的力量;并且爬行中消耗能量較大,有助于寶寶吃得多、睡得好、體重、身長長得快。
寶寶在爬行過程中不斷探索周圍世界,有助于激發其觀察、了解外界事物的欲望,培養好奇心,在以后的成長中更樂于探索。而且,“摸爬滾打”也有助于鍛煉寶寶的意志和膽量,有利于自信心和個性的培養。
爬行能增進母子間的交流。在寶寶會爬后,在父母的引導下獲得的成功體驗不斷增多,并且能夠在爬行中獲得興奮、成功、失敗等多種體驗。這些體驗能夠豐富寶寶的情感,研究表明,經常爬行的寶寶見到父母時的興奮狀態明顯高于不會爬行的寶寶。
責編:BKM355
關鍵詞: 生長發育